益聚五里
益聚五里|“日新庭·红韵情”五里桥社联会“零距离家园”配送服务
“日新庭·红韵情”
——五里桥社联会“零距离家园”配送服务
活动背景
活动背景
根据黄浦区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五大行动”中的“零距离家园·聚力善治”行动要求,2024年,五里桥街道将陆续建成10个“零距离家园”小站,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便可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社区服务。
图|零距离家园
7月8日,社联会二届六次理事会议审议决定,2024年“携手同行”项目中的“益聚五里”社会组织公益展示活动将紧密结合五里桥街道“零距离家园”小站的服务需求组织开展。
随后,社联会认真挖掘各会员单位的优势资源形成服务清单,并深入“零距离家园”小站听取各方意见,根据站点需求做好服务精准服务对接。
1
会议讨论通过:
“益聚五里”公益展示活动将结合“零距离家园”小站开展服务。
日新庭 红韵情
日新庭·红韵情
五里桥街道铁二居民区的中辉新苑3号楼底楼,“零距离家园·日新庭”已顺利建成并面向居民开放使用。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结合“日新庭”建立初衷和“党心凝聚日新貌,幸福中辉零距离”的活动主题,2024年11月5日上午,五里桥社会组织联合会携手上海爱心汇公益服务中心开展了“日新庭·红韵情”——五里桥社联会“益聚五里”公益展示活动,通过DIY竹艺编织的形式感受非遗之美,弘扬传统文化,进一步抒发了居民的家国情怀。
五里桥街道铁二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甘瑜清对小站的创建情况做了介绍,希望大家献计献策,充分利用、共同维护好这个新平台,让更多的居民朋友受益。
活动开始,老师先是介绍了竹编文化,随后详细讲解了竹编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进行现场演示,大家都兴致高涨,迫不急待参与制作。
竹编文化
传统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竹编工艺品分为细丝工艺品和粗丝竹编工艺品。2008年6月7日,竹编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手作+红歌
“我的手有点抖,越急越对不齐呢!”“您别担心,就在自己家门口,咱慢慢来!”
“我找到窍门了,就像织毛衣一样,先交叉放好第一根,后面再交错挑压竹片往上推,这样就特别紧实还很平整。”
“这个场景,让我想起了一首经典红歌《南泥湾》”。“是啊,南泥湾精神是延安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知道《南泥湾》是谁唱的吗?”“郭兰英!”大家几乎是异口同声。“太棒了,那我们接下来边做边唱好不好?”于是,大家伴着熟悉的旋律齐声哼唱,指尖熟稔地一压一挑,将红色的细长竹片整齐地粘贴在底板上,气氛是那么地温馨和谐。
交流反馈
待竹片编织好底板后,再细致地装裱,看到自己一气呵成的作品,大家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全场高唱《我和我的祖国》,并认真记录下自己的参与感受。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